摩星嶺方尖碑 Mount Davis Obelisks

港府於1856年設立針對華人的殮葬法【No. 12 of 1956 – An Ordinance to regulate Chinese Burial, and to prevent certain Nuisances, within the Colony of HongKong】並於同年的《政府憲報》公布於摩星嶺及當時已經用作華人葬地的黃泥涌谷設立「華人墳場」。並規定”下環以西地區華人於摩星嶺下葬,而下環及以東地區華人限於黃泥涌谷下葬”。摩星嶺華人墳場是香港開埠後最早設立的華人墳場之一。當時並未有明確劃定華人墳場範圍。

於1884年《政府憲報》公布華人不得再下葬於摩星嶺北坡,只可在摩星嶺南坡下葬,並列明「其界址設有石以示明其處 各宜恪遵毋違特示」。

“No fresh graves may be opened or interments permitted in old graves in any portion of Mount Davis North of the boundary lines to be marked on the ground by granite posts. ”

根據CO129/402地圖的詳細記錄,我們發現了一段歷史細節。陸軍部於1906年草擬的摩星嶺要塞軍事地段界線地圖上,呈現了一條引人注目的綠色界線,沿著摩星嶺山脊蜿蜒而過。這條界線上標記著11個神秘的B.S.(Boundary Stone)點。這一發現與《政府憲報》1884年278號中的記載相關。該憲報明確提到,摩星嶺華人墳場以北的界線上矗立著麻石柱(Granite Posts)。這兩份歷史文獻的巧妙呼應,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潛在的歷史謎題。

懷著探索的熱情,我們按照地圖上的座標提示展開了實地考察。經過細緻的搜索,我們在其中五個座標點上成功發現了形狀獨特的方尖碑。這些發現不僅證實了歷史文獻的準確性,更為摩星嶺的歷史增添了一層新的神秘色彩。

這五枚「方尖碑」的分布極具意義,它們巧妙地座落在摩星嶺的山脊線上,宛如一道無形的屏障,將摩星嶺自然地分割為南北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然而,歷史的變遷也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痕跡。在摩星嶺要塞範圍內的6個座標位置,我們遺憾地未能尋獲任何方尖碑的蹤影,這可能暗示著軍事建設對原有地貌的改變。為了更直觀地展示這些珍貴發現,我們精心繪製了一幅詳細的位置圖,如下所示。這幅圖不僅記錄了已發現的方尖碑位置,也為未來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摩星嶺山脊上,我們已發現的方尖碑共有五枚,每一枚都具有獨特而統一的特徵。這些方尖碑的高度約為8至10英尺,呈現出細長的形狀。它們的底部為方形,寬度較大,約有12英寸,而頂部則較為窄小,約8英寸寬。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方尖碑的頂部都是平的,並且中央有一個圓形的孔洞,其用途尚不明確。在這五枚方尖碑中,有一枚已經倒塌,但其全長仍可測量,約為10英尺。這枚倒塌的方尖碑在石料選用和外形尺寸上與其他四枚保持一致,顯示出它們可能是同時期、同一批次製作的。

儘管我們對這些方尖碑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和測量,但遺憾的是,我們目前仍未能從現有的文獻記錄中確定摩星嶺方尖碑群的確切用途。然而,通過對現有資料的分析,我們可以排除一些可能性並得出一些初步結論。首先,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說,這些方尖碑與軍事用途無關。這一判斷基於兩個主要證據:其一,根據歷史資料,這些方尖碑的設立時間早於摩星嶺要塞的建立年代;其二,我們注意到,位於摩星嶺軍事要塞範圍內的方尖碑都已被移走,只有要塞範圍以外的方尖碑得以保留下來。

考慮到這些方尖碑的位置和歷史背景,我們傾向於認為它們很可能與「摩星嶺華人墳場」的界線劃分有關。這一推測基於方尖碑的分佈位置以及當時政府劃定墳場範圍的需求。然而,我們必須強調,這僅僅是一個初步的假設。要確定這些方尖碑的確切用途和歷史意義,我們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歷史研究。只有通過這樣全面而細緻的歷史考證,我們才能更加確切地了解這些神秘方尖碑的真正身份和重要性。